2006/03/29 | 互联网产业,你到底收谁的钱??
类别(事业拼搏) | 评论(1) | 阅读(34) | 发表于 14:35
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搞网络吧; <BR />
因为那里是天堂。 <BR />
如果你恨一个人,让他搞网络吧; <BR />
因为那里是地狱………… <BR />
互联网产业永远是一个迷人的产业,因为这里永远存在着一夜暴富的可能;互联网产业业永远是一个恐怖的行业,因为这里也同样可以令人倾家荡产。 <BR />
互联网发展了九年,争论了九年。透过各种争论的外衣,我们实际一直在争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互联网产业到底要收谁的钱?? <BR />
方兴东曾将互联网产业分为三个阶段"接入为王、门户为王、应用为王"。这个论断相当精辟,但我想仍没有直接得给出我们想要得答案——互联网产业到底要收谁的钱?? <BR />
今天在donews.com看到位朋友写的揭露B2B盈利的内幕,他号称一个不怎么引人注目的B2B网站也可以有相当惊人的网站。我干互联网也没多久,3年多……我不能肯定这位朋友的观点是否真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WEB类服务而言,肯定还是针对企业用户的服务更具备盈利价值。 <BR />
不过我们不能忘了网络游戏与即时通讯也同样属于互联网产业。而这两类服务可以说主要是针对个人用户的(当然C2C也是针对个人用户的)。而这两个行业的领导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不可以小窥的。 <BR />
也许你认为这些服务不能等同划之,那么我们只谈网站(web)服务。现在的WEB服务,特别是针对个人用户的服务确实难做啊。在免费的大旗下,不知道多少公司苦苦挣扎,就是马云也貌似深陷于淘宝中无法自拔。面对三大门户稳定增长的广告收入,很多网站都在免费服务个人用户的同时,将手伸向企业。 <BR />
诚然作为网站而言,不管收谁的钱都无所谓,毕竟企业往往还是比个人更富裕,尤其是在以25下年青人为主的网民群体的中国互联网产业。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网站是走传统媒体道路,固步自封;还是与时俱进,走出自己的道路? <BR />
从客观上说,单一的盈利模式是不稳定,也是难以发展的。美国的互联网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排除他们市场环境的成熟因素外;与企业不断追求新的产品内容,拓宽盈利模式,也是密不可分的。 <BR />
对于互联网产业而言,从针对企业走向针对用户是一个必然趋势;而在转变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同时,我们也应当适当的改变我们的盈利模式。 <BR />
个人用户存不存在交费的可能?答案是肯定的。以本人为例,虽然我从没买过QQ币,没有买过EMAIL,更没有花钱买过游戏装备;但我曾花钱成为一个在线影院的VIP会员。为什么?因为我一不愿意花时间下载,二不愿意忍受免费电影网站的种种广告、掉线的烦恼。 <BR />
随着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毫无疑问,网民内部会逐渐产生分化。部分收入较高的网民,不愿意忍受普通网民的待遇,他们宁可支付一定的资金换取更优越的服务。目前,WEB2.0技术方兴未艾,个性化网络服务的浪潮正在酝酿,而这也恰恰为网络公司建立合适的收费机制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和条件。 <BR />
仍旧列举昨天我曾谈到案例——www.baihe.com(百合网络交友平台),典型的针对个人用户的网站,完全没有广告收入,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盈利。为什么?因为他们抓住了人心。众所周知,现今的中国男女比例明显失调,而都市生活也越发显的压力巨大;许多青年男女(尤其是男性)缺乏交友择偶的机会和环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想没几个哥们愿意打一辈子光棍吧?而传统的婚姻介绍服务,都是"拉郎配"式的服务——不管性格是否适合,反正看过照片觉得凑合就谈吧……没谈成?不好意思,请再掏钱……百合网络交友平台就避免这种生搬硬套的介绍方式,通过心理测试,给大家建立一个比较准确的择偶标准和个人资料,性格相投的男女相爱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BR />
由此看来,互联网产业确实超越了传统媒体,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将自己圈死在原有的框框里。做好服务,选好切入,把手伸向个人用户的口袋吧…… <BR />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