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互联网进入个性化时代的一个信号,也是无数人充满幻想与期望的平台。“博客”可能是2005年度最HOT的关键字,尤其是当新浪为了一点广告费与blogger大打口水后,越来越多人对web2.0开始感起兴趣来。web2.0是否是个人创业的最好时机??
这个问题,我已连续讨论了好几个章节。就我个人来看,web2.0绝非个人创业的好出路。但web2.0确实也为相对多的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机会。
众所周知,web1.0时期的市场格局基本已经确定。一些发展较早的行业网站前10位可以说,换来换去就是那么几个老面孔。如果没有开辟新的战场,后来的互联网投资者、从业者都很难击败那些拥有良好用户基础的老牌网站。而web2.0恰恰为互联网市场的后进者提供一个挑战前辈的机会。
当然,web2.0也仅仅是为后进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而绝非制敌至胜的法宝——在2005年“西湖论坛”上,网易教父丁磊表示:三大门户可随时复制WEB2.0公司们摸索出的那点东西。就技术而言,web2.0虽然较web1.0提高了一定的技术门槛;不过对于那些在互联网打拼了多年的老牌网站而言,开发web2.0,也不过是个把月的事。
而实际上以blog为例,由于开源blog系统的出现,所谓的bsp也不过成了一个很不好笑的冷笑话。
所以绕个圈子后,我想我们终究会发现,仅仅指望web2.0,便可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毫无疑问是不切实际的。web2.0真正给中小互联网企业带来的是观念的转变。
从某个角度说,目前的web行业竞争的根本仍然是信息。信息的数量、质量决定了一个web的访问量,而访问量也决定着该web是否具备商业价值。作为中小web site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在信息方面超越老牌、大牌site的。但由于web2.0理念和技术的出现,使中小企业不必自己投入大量人力与精力,便可以拥有相当可观的信息(尤其是原创信息)。
另外,我也曾多次提到,个人化的使用体验是有助于网站固定浏览量与用户群的。
那么中小web site当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哪?我想到曾经在营销界非常流行的十六字战术“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特,人特我精。”
我一直认为中小website并不缺乏技术支持,但缺乏必要的营销理念和有效持续的执行。很多中小website在创始初期,不乏精彩的创意与策略,但往往缺乏实际的执行能力,或者执行不能持久。应该说,所有盈利网站的最大有点,就是其良好的执行——阿里巴巴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仅仅从技术上看,即便是今天的阿里巴巴,也并没有是惊世骇俗的技术创意;基本上,一个3年以上的公司就可以开发出他们的web来(当然要开发IM和支付宝稍微有点麻烦)。但阿里巴巴规模庞大、层次分明的销售渠道却绝非每家公司,尤其中小企业可以拥有的。
阿里巴巴的营销渠道也并非一蹴而就,也是从他们弱小时候便开始苦心经营的;而这也确实不是每家公司都可以做到的。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特,人特我精。”不仅是一种市场竞争的策略,也是一个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
对于每个中小创业团体而言,除了需要出奇制胜的创意以外,更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强烈敏锐的危机感。如果一个企业不但在创业初期便可以寻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并且持续挖掘自身的潜力,相信是可以拥有非常美好的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