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2 | 中医能不能融入现代科学?
类别(边走边唱) | 评论(27) | 阅读(190) | 发表于 14:08

 中医不是科学,不是个新课题。但也不是一个有了定论的课题。在现阶段,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由于牛博的博们,已经从一个纯粹的科学课题,上升到了一个社会哲学问题。一些极其牛×的人,试图利用哲学的角度来验证中医不是科学。要论述中医是不是科学要先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这是极其难以概括的词语,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对科学的描述。一般所说的科学,指如下三个方面之一,或者混和体:

1,导致科学发现的具体方法
2,源于科学发现的具体知识
3,在某些科学发现后,人们所能做的新事情或者正在做的新事情,简单的说,就是技术。

 

《辞海》中对科学的定义如下: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
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
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发展和作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现代科学正沿着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方向蓬勃发展。
  

  科学是复杂的,多变的,而科学本身往往根据看待事务的角度不同而产生偏差。同一个现象,在不同学术范围的理解并非完全相同。这就导致了,科学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逻辑体系进行验证和评判。

  科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占星术会成为天文学的基础,风水术会成为地理学的起源,以及炼金术是化学的鼻祖等等的原因。科学本身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开创了力学原理的牛顿,却对光是粒子还是辐射波段下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而这个结论整整影响了人类上百年,知道人类中最聪明的爱因斯坦提出光的波粒双重性才使人类对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2、什么是经验科学?

  在方舟子等人的文章中,攻击中医的重要依据是中医是经验科学,中医是依靠口耳传承,实践验证方式来发展的一门学说,与现代科学的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研究方式不同,因此中医是伪科学。

  首先我要敬佩这些著名的网络写手花了那么多力气来研究科学。但我很鄙夷嘲笑下这些写手的无知——这些写手对科学方法这个理念的一知半解导致了他们自身的文字多么狭隘与片面。

  首先对于科学方法,目前经典的科学方法有两大类,即实验方法和理性方法,具体的说主要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经验科学的基础是归纳法,而理论科学的基础是演绎法。

  什么是经验科学,要完全解释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只举一个例子,牛顿力学就是一门典型的经验科学。经验科学与理念的科学可以用正金字塔与逆金字塔的方式来说明。经验科学作为正金字塔,其中一些理念,定律发生错误并不会影响整个知识体系的存在。而理念科学则反之。如牛顿力学尽管其部分定律被爱因斯坦证明是错误的,但该科学体系并没有崩塌。而假设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念错误,则在这个基础上衍生的各类现代粒子物理学很可能就彻底的崩塌了。

3、中医能不能融入到现代科学的范畴?

  中医另一个被猛烈抨击的地方在于,中医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的传统知识体系,不具备吸收、衍生等等现代科学体系的特征。因此中医无法融入到现代科学的范畴。

  首先中医绝对是一个相对现代科学独立的科学体系。这个是由于中医与西医的逻辑基础不同造成的。西医的逻辑基础源自与解剖学。而现代科学毫无疑问是以西方科学为基础的衍生科学体系。而西医由于其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较之中医更加容易融入现代科学的范畴。

  相对而言,中医由于起源来自于古典的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科学的出发点大不相同,因此先天上中医很难融入到现代医学的范畴。

  那么中医是不是就不具备融入现代科学的条件了那?我认为中医完全具备融入现代医学的可能。因为中医是不折不扣的经验科学体系。尽管中医可能存在理念错误,方法错误的问题,但作为一门上千年历史与智慧结晶的传统知识体系,其本质恰恰是极其科学的归纳式知识金字塔。中医不会因为其某些理念的错误,而造成这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彻底崩塌。这也是为什么方舟子大费章节抨击了中医的理念体系后,却又羞答答的抛出个“废医存药”的绣球来的原因。

4、是废医存药,还是吸百家之长,补自身之短?

  方舟子等骚客往往抨击中医文章收尾,大声疾呼要求废除中医,只保留中医的部分已经过现代医学认证的部分知识。这种掩耳盗铃的逻辑只能用可笑二字概括。

  如果要废除中医,那么即便是中医的已被验证药方也变得毫无价值。

  如上面三个话题讨论的结果科学是一门知识体系。中医完全应当归属经验科学体系。那么中医的更种临床应用都是有其知识支撑体系的。如果把这个体系都否定掉,那么中医的药方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中医与占星、风水这些迷信学说不同,占星、风水是源自客观认知,而流于主观臆度。某个角度说中医更接近炼金,都是源于主观臆度,最后却根据实践而趋于客观。

  但中医又不同于炼金,炼金是趋向客观,但其出发点是极其荒谬的。(即在妄想将贱金属炼化为贵金属,甚至炼成不老不死的仙丹。)中医的出发点是什么?治病!中医的终点是什么?治好病!

  因此对待中医绝对不能用对待占星、风水、炼金的方式,来武断的推翻其整体的知识体系,仅仅保留一小部分已验证的支持。

  中医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不是用口水来验证中医是不是科学。而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留精,甚至结合现代医学逻辑全面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研究体系的过程。如对待天人合一,我们在否起其迷信观点的同时,要承认中医源于天人合一而诞生的整体调理,局部治疗的先进理念。对待人体五行,我们在否定其人体元素化的同时,要承认中医由此而诞生的治标更治本的科学求实观点。当然这一切,我认为确实应当留给那些实实在在在研究中医,发展中医的科学家们。

5、对网络写手的一些鄙视!

  网络写手现在越来越多,我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写手,而不是作家或者评论家。因为作家是以创作为基础,源于社会而关于社会的一个文化职业。评论家是用精深的专业知识,来评断某行业,某专业问题的专家。而网络写手则是完全靠着主观臆断,去对某些社会问题以点带面,以偏代全的口水龙——说起来洋洋洒洒,实际遇到问题就立刻束手无策的人。

  中医是不是科学,完全是一个需要专业的、精深的理念知识才能进行理解和定论的科学课题(请注意我说的是课题!)。试图用一些大而化之的空洞概念词语来评断一个知识体系的重要,甚至意图用文字游戏来决定一个知识体系的未来,都是极其下流的哗众取宠行为。

  网络写手之所以有市场,就是不少群众对一些问题的模糊不清,而同时又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态造成的。确实中国有许多医药厂商打着中医的旗号,出了一些不符合实际,没有疗效的黑心药。也确实有人打着中医、气功的旗号,进行诈骗,传播迷信。但我们能因为这个别情况,就去否定中医作为科学存在的重要价值么??

  网络写手最可恨的地方,在于无处不在的上纲上线,俨然一副文化大革命作风。大家期待中医作为一个上千年智慧结晶的知识体系融入到现代科学中的美好心愿,到了他们手里,居然就成了狭隘的民族自豪感。如果真的是狭隘的民族自豪感作祟,那么大家完全可以要求穿马褂,扎辫子,为什么一定要谈中医?

  网络文化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草根精英,草根精英这个词语本身是有语病的。但我们勉强可以接受为,部分社会财富,社会地位不高,但确实有才华,有理想,有能力的少数者简称。可惜这个词语被滥用了,媒体口中的草根精英实际在超女过程中已经演化称一部分哗众取宠的特殊群体。网络写手尤其明显。

随便写下,去办事了。

 

 


 

30

评论Comments